
在流浪体验营[1]的心得发表会上,体验营学员们的夜宿经历,让我想了很久。
街友导师香菜,晚上带着学员们体验露宿街头。
香菜老师怕两个女学员睡觉被夜袭、偷摸,于是和组员们没有选择进入艋舺公园,反而是睡在附近的走廊下。
但一到晚上时,社区的巡守队却出来赶他们,请他们去睡艋舺公园,不要睡在走廊。
「抱歉,我们在进行游民体验。我们只睡一天,不会一直待着。我怕她们两个女生睡在公园很危险,会被偷袭,所以才睡在这边。」
不过,社区巡守队的大婶并没有因此放过他们。
「你们不是要体验街友吗?女街友本来就会被偷袭、被偷摸。你都来参加了,这不是体验吗?」
社区巡守队的大婶坚持要把女学员赶进公园。
没想到,地上的女学员一听到这句话,竟然也同意了。
她想着,对啊,我是自愿来参加街友体验营的,我好像应该为我的决定负责。
但事后回想起来,女学员却发现巡守队大婶的话有多扭曲,逻辑有多错误。
为什幺女街友就应该被偷袭、被偷摸?而一个人,为什幺不能在没有妨碍他人的状况下,拥有选择睡在哪里的自由?
这社会上有很多不合理的对待,但好像只要套在街友身上,就突然合理了。例如,基本工资低于最低薪资的举牌零工,大家会觉得街友有工作做,而人家肯用你就不错了,少在那边抱怨。
我也曾遇到里长对我说,为什幺要在社区内盖街友自立中心。街友去睡河堤、睡桥下就很舒服了。
里长说着这些话的同时,他背后还挂着「佛心」两个书法大字。
香菜老师不断向巡守队表示,他们等一下就走了,但巡守队却不断跳针,要他们不要睡在这里。
女学员被卢到不行,最后开口对他们说:「我们的工作人员要来了,所以我们等一下就会走了。」巡守队像是突然清醒般听到,然后走了。
明明说的是同样一句话,但却会因为说的人不同,而决定会不会被听见。
香菜老师那一组流浪体验的内容原本是举牌,但因为阴错阳差,机会没了,他们只好改去捡资源回收。
他们非常辛苦的捡了一天的资源回收,却只赚到少少的一百多块。
其中,有一个学员说:「我平常很喜欢喝星巴克的拿铁,每天都要来一杯。参加体验前,被朋友说:『就不要看到你参加游民体验,还喝星巴克。』可是捡了一整天的资源回收,那些时间累积的空虚感,让我真的好想喝拿铁,而我身上只有一百多块。后来,我选择不吃午餐,用环保杯去星巴克买了一杯拿铁。」
在摧残灵魂的劳动环境下,风吹日晒雨淋,被无视、被榨乾,却只赚了少少的一点钱。你会想到的真的不是「我要存钱」,而是好好的慰劳、补偿自己,对自己好一点。
大家都说街友是因为个性懒惰,不会思考未来,所以才会穷,但有趣的是,体验营的参与学员们,有的是学生、老师、设计师,有的甚至是单位主管,他们的生活忙碌,且充满对社会的热忱。这些学员们的个性,一点也不符合「个性懒惰,不会思考未来」,但在这幺有竞争力的八位参与者中,竟有将近八成的人,都花光主办单位发的一百元储值卡,有的甚至还花到变负的。
事实上,很多情况下的贫穷是来自于收入不足。
在一个月只能赚不到五千元的状况下,就算你的个性好到跟圣母一样,也很难储蓄。
[1] 注:由芒草心慈善协会在台北所举办的「流浪生活体验营──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台北」。期待社会大众能在体验街头生活的艰困时,有机会反思无家者形成的结构性因素与社会污名,以逐渐消除社会对无家者的偏见以及刻板印象。
上一篇:
日晒不足等同菸害!多晒太阳,死亡率少一倍
下一篇:
日晖中秋关怀餐会弱势孩童尽情玩五星级设施